苏报评论员 葛 宇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与世界杯一样让人揪心的是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运河迷”们像等待球赛的结果一样,期待中国大运河申遗能成功。不负众望,大运河终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一种古老文化,获得全世界肯定,的确是件喜大普奔的事。此次列入世遗范围的中国大运河遗产分布在8个省市、31座城市。所以,喜讯传来时,大运河沿线的城市,无不欢呼雀跃。这其中,苏州人更有理由自豪:在这次申遗中,苏州古城是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我们身边的盘门、虎丘、山塘街、平江路等众多文化遗产,都名列其中。
欢呼的声音里,普遍的观点认为,城市因此多了一张名片。毕竟要成为世界遗产,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更与周边环境、城市保护举措有关。此次申遗历时8年之久,遑论其他城市,我们的城市,针对盘门、虎丘、山塘街、平江路等点段,政府在环境整治上就下足了功夫,就连沿线市民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到申遗行动中来,期盼身边再多一份骄傲。
尘埃落定,热切的期盼如愿后,萌生出的是新的期待:下这么大力气,花这么多功夫,申遗成功,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宏观的经济价值最显而易见,以杭州西湖为例,西湖入遗后的第二个“十一”黄金周,旅游总收入87.6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并显示出了巨大的欧美游客市场潜力。可仔细想想,这样的经济效益如何能实现?大运河沿线城市那么多,如果是以过度开发、提高景区票价等做法来实现,旨在保护传承的申遗岂不违背了根本的意义?
如此的担忧决非杞人忧天。近几年,不少知名景区,只要捧到了世遗这块“金字招牌”,就上演着“一阔脸就变”的轨迹。在重旅游、重开发挣钱的思路下,除了大幅提高票价,急功近利者甚至不惜以破坏原生态等手段来谋求经济效益,时间一久,这无疑是文化和经济上的双重损失。
所以,申遗成功还仅仅是第一步,后申遗时代的保护更任重道远。专家称,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大运河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有过不少成功经验。如何协同大运河沿线其他城市一起,拒绝急功近利的商业利益、政绩诉求,进一步唤起民众更普遍的保护意识,找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这是一篇比大运河申遗更艰巨,也更有意义的大文章。
显然,申遗成功不是终点,更是一个新起点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