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度假休闲 > 正文标题
□晚报记者 石凯峰 王珝 滕芙勤 谢飞君 报道 制图 任萍
旅游,对于中国人而言,总是和放松身心有相当的距离。人多、购物忙、菜单式线路……这一系列的关键词,集合到一起就是“中国式旅游”的标签。在这个标签之下,不管是出境游还是国内游,顾客和旅行社之间总是较难“皆大欢喜”:去购物,顾客觉得被坑;打出“纯玩团”招牌,顾客觉得价格不优惠。从某种程度上说,国人旅游健康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人们实际上已习惯了固有的旅行社低价模式,不愿意为导游的工作支付费用,但又想把所有前人到过的景点都走遍。当旅行社的旅游模式进入两难境地,比较有出路的方向还是游客逐步尝试自助游、个性游。
出境游:
美国景区关门,中国旅行社买单
今年国庆黄金周至今,因美国联邦政府预算未获国会批准,一些由联邦政府资金资助或补贴的机构、设施、景点、景区,如国家公园、纪念馆、博物馆、演出中心暂时关闭或停止营业,这严重影响了不少国庆赴美旅游团的行程。不少游客一度接受不了行程“泡汤”而情绪激动,与旅行社对于行程的更改存在意见分歧,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为什么这样的“突发”在国外游客那里并没有太多影响,但中国人的旅程就全盘受挫,这与国人的菜单式旅游有密切关系。
游客:“群情激昂”只因落差太大
对于大部分中国游客来说,欧美长线游的确是个既花钱又花时间的安排。“眼下每年也就两个7天长假,春节走亲访友事务忙,选择国庆走长线对很多假期不多的白领来说真是唯一选择。”市民黄小姐的看法代表了很多游客的心声,所以今年国庆美国游出现的游客“群情激昂”乱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国庆后出发赴美游近日才刚刚回沪的游客李小姐告诉记者,虽然出发前已经知道美国多个景点暂时关闭的消息,但退团造成的损失更大,所以最终还是决定成行。“航空公司的机票、酒店的定金等已经产生的费用旅行社说不能退,美国游团费都要1万5,不去白白损失一半以上的费用,而且跟公司假也请好了,临时更改人事那边也难办。”李小姐说。
不过,等真正到了美国,一些游客发现那些攻略里的知名景点都没去,心里的落差仍旧非常大。“团里有一些中年游客跟导游还是发生了争执,因为他们觉得来美国如果没去自由女神像、黄石公园这些标志性景点就像没来过一样,以后也不可能再特地来一次,所以要求旅行社赔偿。”李小姐表示,虽然从客观上来说也明白团里这些游客的做法有些不理智,但也不方便插嘴,生怕引来这些游客的声讨。
旅行社:做“冤大头”为息事宁人
而对于众多旅行社来说,今年“十一”的美国团简直像遭遇了噩梦一般,每天听到的都是领队从前方传来的各种失控的场面,最终为了避免游客“罢机罢游”,多数旅行社还是采取了经济补偿的方式息事宁人。
“本来是一件突发的不可抗的事件,结果却是旅行社当了‘冤大头’,为美国政府买单,实在是郁闷,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渠道可以向美国政府求偿呢。”沪上多家旅行社老总纷纷感叹,即使新出台的《旅游法》明确了游客的这些不理智行为需要自行承担责任,但此次遇到实际情况还是控制不住。“游客会没日没夜地不让领队休息谈赔偿问题,甚至会出言不逊去谩骂,领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打回公司‘求救’。”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游客在出游时太强调“景点式”、“菜单式”出游的概念,即到当地旅游无论如何一定要去到最有名的景点,哪怕是拍一张照到此一游也就够了。“其实针对景点关闭,旅行社提出的补偿方案是更换当地另外一些也非常有特色的景点,另外在用餐时加些菜,提供些增值服务。但游客根本无法接受,他们直接提出的就是一两万元的经济补偿,等于这次行程他们没有出钱,要旅行社倒贴了。”沪上一家旅行社负责人无奈表示。
不少业者认为,部分游客之所以提出高额的赔偿,其实主要也是为了寻求一个心理平衡,他们把因为景点取消造成的心情不好、睡不好等理由也统统涵盖在内,一起求偿,跟旅行社之间采取拉锯战,只有赔偿金额到达了他们的心里预期才会满足。
国内游:
“国庆节出游,看得不是景,而是人!”
国庆长假期间,一组国内各景区的“人肉图”疯传于网络,照片中,北京故宫、杭州西湖、四川九寨沟、厦门鼓浪屿都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游客,景区接待量接近饱和,不少游客抱怨说,“黄金周已成‘黄金粥’,‘十一’出门游玩,看的不是景,是人!”
上海游客在九寨沟的惨痛经历
国庆长假第二天,上海游客陆军与一群朋友准备开车从成都去九寨沟游玩,但开到半路,他们就从广播新闻里获知,九寨沟景区里游客“挤爆了”,当天共有一千多人因无法进园而滞留。权衡之下,9人中有5人决定返回成都,另找景点,而陆军等4人则选择按原计划上九寨沟。
结果,3天后,返程的5人改道去了乐山大佛与峨眉山,虽然也遭遇大客流,但至少玩得还算尽兴。陆军等执意去九寨沟的4名“驴友”,则一路坎坷,先是到了景区,电话订好的酒店“飞单”了,说他们没有按规定时间办理入住(其实是由于开错路,晚到了一个半小时),也没有选择信用卡担保,所以酒店把房间安排给其他游客了。无奈之下,4人只能另觅住地,最后入住的一家号称三星标准的酒店,墙纸是霉的,被子是潮的,空调是坏的,电视只能收到5个频道,且每个都是模糊的,价格却不便宜,要480元/晚,还声称是打过折的。
第二天上景区,又遭遇停车难,上午9点多,大门口的车位都满了,4人足足等了1个多小时,才有车辆离开,让出一个空位。进沟前,找导游做讲解也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作人员两手一摊:“所有导游都派出去跟团队了,你们这些散客,自己凑活着玩吧。”
经历过这个惨痛的黄金周,陆军告诉记者,他以后再也不会在十一长假“轧闹猛”了。“哪里都是人,哪里都要排队,好不容易休息一周,想放松一下,却搞的比上班还焦虑。以后我要是计划国内长线游,一定请一周年假,错峰了再去玩。”但事实上,这样的感叹大多都是长假结束后的一时生效,等到下一个长假,大多数人还是会“偏向虎山行”。
大客流模式下的景区淡旺季政策
越来越多的游客大批量一次性涌入,是对接待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当地景点的严峻考验。扎推出游,会在短时间内对各个景区的接待能力提出很高要求,但从长期来看,火爆的场面却不常有,过多的接待配套到了旅游淡季又不免显得浪费。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一现状,不少景点在研究对策和预警机制。
同样是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重庆武隆景点7天共接待游客8.7万人次,其中来自长三角的游客就占到8万人次,游客接待量同比去年国庆猛增50%以上。“有了预案和准备以后,今年游客排队等候的时间反而比去年缩短了一半以上,过去要排队至少一个半小时,今年只要40分钟左右。”景区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今年黄金周以前景区增加了大批量的接驳车和售票窗口,因此景区拥挤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了应对大客流,不少旅游目的地近年来都在集中精力建造景区周边的度假酒店、娱乐设施等配套,但随之而来的是非旺季需要面临的空置率问题。“我们已竣工的十多家星级酒店提供床位2万余张,各种农家乐提供床位数千张,基本能应付旺季的住宿需求,旺季的时候主要做散客生意,房价也卖得高。到了淡季我们的客人就以优惠的价格放给旅行社做团队,希望能保证8成左右的入住率。”
新《旅游法》:
保障游客利益,无法使每个人满意
新《旅游法》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显著的一条变化就是规定团队游不得安排购物景点与自费项目,这虽然避免了以往“零负团费”坑蒙游客的现象,保障了出游者的利益,但团费上涨,以及造成一些原本希望买些纪念品回家的游客变得无从下手,又成了游客反映的新问题。
游客:的确不购物了,但团费随之上涨
今年国庆黄金周,最劲爆的一条旅游新闻,莫过于央视记者暗访云南香格里拉团队游,因不肯参加200多元一位的自费项目“藏民家访”,被导游用刀架着脖子威胁,并赶下车事件。
就在新闻播出的同一时间,上海游客孙建华与妻子也参加了一个“云南丽江+香格里拉六天四晚”团队游,所幸,他们没有遭遇被刀架脖子的惊吓,但启程前,团费突然涨价,也让这对精打细算的上海夫妇显得措手不及。
“我们是在网上找的云南当地的一家旅行社,昆明组成30多人的散客团,乘火车去丽江。9月初,我看到报价是1400多元/人,觉得很划算,就给自己和妻子报名了,但9月21日,临出发前一周,对方来电说,这个团不开了,如果想按计划出游,必须每人多交600元,参加另一个同线路的‘纯玩团’。”孙建华告诉记者,当时他和妻子已单独订好上海至昆明的往返机票,如果临时取消行程,损失十分惨重。无奈之下,两人只能多交了1200元“差价”,参加了“纯玩团”,结果6天的行程结束,孙建华才悟出了其中门道。
“我比较了‘纯玩团’与原先那个团,发现玩的景点、住的酒店都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原来的团安排了3个购物景点,现在则换成了在古城自由活动。”孙建华说,导游向他透露,团费上涨了600元,正是因为新《旅游法》规定,团队游不能再安排购物景点,所以他们临时做了调整,把原先有回扣的购物景点都砍去了,为了贴补损失,不至于做亏本买卖,只能涨了团费,把产品包装成“纯玩团”。
在游玩过程中,导游在许多收费环节也都表现的十分谨慎。“在香格里拉普达措森林公园,几乎整个团的游客都希望乘游船,但导游却很为难,表示这是团队内容里没有的项目,需要另付50元/人。我们如果坚持要坐船,必须签署一份证明,表示这是大家主动要求添加的项目,和导游无关。”
但在孙建华看来,将自费项目与购物景点剔除出团队游,固然可以保障绝大多数游客的利益,避免出现游客被坑骗的情况,减少旅游投诉,但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团队游的价格,造成出游成本增加。“原先有购物景点的旅行团,我们如果意志坚定一些,打定主意就是不买东西,导游也不会拿我们怎么样。现在不去购物景点,团费蹭蹭的涨了好几百元。”
导游:剔除了购物景点,游客抱怨买不到东西
与此同时,一些参加港澳与欧美游的团队客,也对于游程中不设置购物景点感到不满。
今年国庆,陆玮与男友参加了沪上某旅行社的“港澳4日3晚团队游”,两人的计划表里,男士西装、名牌手袋、结婚钻戒都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此外,陆玮的小姐妹还塞给她一叠厚厚的代购清单,内容五花八门。但正当这小俩口准备去海淘一番时,导游发话了:“我们这个团,不会去任何购物景点,海港城、DFS、东荟城,一个都不会去,你们若要买东西,只能趁晚上自由活动时间,自己去买。”
陆玮一下傻眼了,她参加的这个团,有一整天在迪斯尼,有一整天在澳门,还有一晚要去参观星光大道,真正可支配的自由活动时间加起来不到四五个小时,要在这么短时间内,把所有东西买齐,几乎不可能。但当她提出,能否不去迪斯尼,把时间省给购物时,导游明确回答“不行,不能脱团”。于是,陆玮与男友只能在自由活动时兵分两路,一个留在港龙,一个奔向九龙,分头血拼,但最后两人也没能买齐清单上的物品。
与此类似的还有欧洲与澳新团。十一期间,上海某旅行社接到了游客投诉,原因是导游不肯带团去巴黎老佛爷百货,导致他们在法国游玩期间,没时间买东西。
对此,沪上资深导游张先生评价说,《新旅游法》对于购物景点与自费项目的态度,有些矫枉过正。“去香港与欧洲,大部分游客都有购物需求,如果全程不允许去商场,很可能造成一些游客找不到购物场所,或完不成购物任务,最后也对游程不满意。10月以来,几乎所有大型旅行社,都接到过类似投诉。另外,自费项目原先争议比较多,现在砍掉了,导游轻松了,但旅行社在线路安排时却众口难调。有些考验体力的景区,年轻人喜欢,老年人不愿意去;而那些过于常规的线路安排,老年人觉得好,年轻人又觉得没新意。到最后,产品卖不出去,受伤的依然是旅行社。”
新玩法:
放下工作背上包,个性旅游“不走寻常路”
提起中国人旅游,许多人第一反应是,一群带着统一帽子的男男女女,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这样的旅游简直是在复制别人的经历,浪费时间。但这些年,随着国人眼界越来越开阔,选择个性出游的“驴友”也越来越多。有些人辞职出行,背包环游世界;有些人则卖房买车,携妻遨游神州。这些个案,对于习惯了菜单式出游的国人而言,是一种有益补充。
案例:白领间隔年走遍十一国
间隔年(gap year)是一种在西方年轻群体中流行的文化——通常指青年在升学、毕业或工作一段时间后,用一段较长的时间(通常为一年),背起行囊出门远行或参加公益活动。在中国,这种时下流行的旅行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接受。
刘驰明今年二十六岁,新浪微博名叫“狂奔到明天”,熟悉他的人喜欢叫他“跑跑”。2010年,跑跑本科毕业后,顺利进入某国有银行工作,担任管理培训生,国有企业保守的氛围令年轻人的激情与创意难以得到实现,“当时,我们那个支行网点,除了我以外全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聊得最多的也是教育小孩、投资理财方面的话题,从他们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二十年后的自己。”
于是,2011年3月,跑跑辞去了这份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工作,决定走出去看看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出发前,他只办了一张尼泊尔签证,对于之后的行程,没有任何规划。“之后的签证几乎都是在当地的领馆办理的,中间有许多意外的安排,比如,因为青年旅社中,其他旅行者的推荐,比如,只是因为机票只有9美元那么便宜。”
旅行归来学会活在当下
在之后的十个多月时间,跑跑用了不到七万元的花费,足迹遍布尼泊尔、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斐济、新西兰、柬埔寨、越南等国。这一路,他经历了搭车、骑摩托、自驾游,也体验了修禅、跳伞、潜水、蹭沙发;被小偷偷过钱,也接受过不同肤色的陌生人的帮助。
在泰国第一次办理马来西亚签证时,由于没有找到当地的担保人,跑跑不幸被拒。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发了条微博,询问是否有网友认识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结果,不到一天时间,竟有陌生网友回复,并推荐了当地的担保人。在跑跑看来:“只要你内心足够坚定,全世界都会来帮你完成梦想。”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长时间的旅行后很难收心工作,跑跑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说:“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它让我充满内心的力量,每次在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想到一个人旅行过程中,那么多困难都克服了,就觉得眼前的困难都不算什么。”他告诉记者,刚毕业的时候,他会想得很远,但经历过间隔年后,变得更务实了,学会活在当下,踏踏实实地做好手头的工作。
现在,跑跑在陆家嘴一家支付企业担任产品经理,租房在外的他,每次回家都会花时间和父母聊聊天,有时也会陪妈妈看场电影,“以前从来不会这样,但在外旅行以后,更懂得家在心里的意义了。”
行业动态:市民旅游方式日益多元
从最早“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观光型旅游,到前几年开始流行起来的度假型旅游,再到现如今“不走寻常路”的个性化旅游,近年来,国人的旅游方式经历了颠覆性的改变。“谢谢和菜菜为爱走天涯”、“左手与张千里认识27年,恋爱11年,结婚8年,自助旅行10年,23个国家”……越来越多的故事鼓励年轻人去实现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梦想。
如果你认为放下工作、踏上旅途只是年轻人的专利,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在这些充满个性的“驴友”中,不乏中老年人的身影。“花甲背包客”是老年驴友的典型,63岁的张广柱和61岁的王钟津是一对生活在北京的普通老夫妇,从2008年开始,他们已自助游览了欧洲、北美、南美等数十个国家,克服了语言不通、路线不熟等种种障碍,成为背包客中的传奇。
辞职休学、举家出游的同样大有人在。去年10月,35岁的山东汉子翟峰和妻子宏岩双双辞职,卖掉房子和车子,买了条帆船带上八岁的女儿周游世界。历时8个月,经过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6个国家,航程超过4000海里(相当于7000多公里),如今,他们回到了山东兖州老家,等待11月北风南下时,再次出发。
不知从何时起,网上就流传着一段话:“只要半个平米的价格,日韩新马泰都玩了一圈;一两个平米的价格,欧美列国也回来了;三四个平米的价格就可以去埃及南非更为神奇的地方……几年下来,全世界你都玩遍,可能还没花完一个厕所的价钱。但那时说不定你的世界观已经变了。”房子、车子不再是唯一奋斗理想,活在当下、遵从内心成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选择。
方式改变:从观光型旅游到个性化旅游
除了长时间的自助旅行外,半自助游、半跟团游、自驾游等休闲旅游方式同样开始盛行,尤其在出境游市场,越来越多的市民采取自行订购机票、酒店,或通过旅行社、旅游网站获得自由行套餐出行。
蚂蜂窝旅行网CEO陈罡则在今年的互联网大会上分享了一组数据,2013年上半年,中国旅游出境增长18%,全国旅游总收入达到1.4万亿,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出境旅游人次达到9500万。他将旅游划分为三个时代:以鼠标+水泥的时代、垂直比价时代和个性化旅游时代。在他看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体,个性化旅游会迅速到来,未来两到三年个性化旅游将席卷整个行业。
华师大旅游系副教授符全胜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个性化旅游伴随着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和时间的增加而兴起,从最早的观光度假型,到其后的度假休闲型,再到如今的个性化旅游,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延续了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而在线旅游网站的蓬勃发展,则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旅游攻略,解决了原本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过,由于自助、半自助游仍在发展阶段,建议市民在出行前做足功课,购买相关保险,保障旅行的安全性。”
但即便如此,选择“中国式旅游”的游客比例依旧占着大头,全球旅游业甚至为了迎合国人的旅游习惯,不断分析、了解不同类型的中国游客,推出针对国人的旅行线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出游方式是否需要改,能不能改,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作为行业领先的旅游商业和科技媒体,《文旅界》致力于以独立的新闻态度,挖掘和报道旅游行业的重要事件,以及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和新科技,为旅游业者提供专业、及时、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务。
无论您是:投放在线广告、企业招聘、寻求报道、还是投稿爆料、加入评论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业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编微信号:cncn4021入社群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